深海研究所的实验舱永远沉默寡言。
它埋在海平面下六十米,周围被厚重的钢壁与碘化钠灯光包围着,隔绝了时间、季节与陆地的一切痕迹。
站在三号观察站的女科学家林湛,已经在这里驻扎了一百二十三天。她习惯了舱内的恒温、警报灯的忽明忽暗,也习惯了水面下那一双始终注视着她的金色眼睛。
她是主导“人类与仿生海洋智慧体认知共鸣计划”的首席负责人,三十二岁,未婚,性格冷静得像玻璃板后那层浮动的液体屏障。整个实验室的人,都称她为“林博士”。
她是编号M7的实验体的研究员之一——“Marine Prototype-7”,拥有近人类婴童的脑电波频率,却以惊人的速度适应并学习语言、图像、符号乃至行为模仿。
它的尾鳍呈银蓝色,有着极高密度的光滑鳞片,肌肉群呈现出非人类的灵活结构;上身却近乎完美的人类青年形态,肩膀宽阔,锁骨明显,喉结细长,黑发在水中漂浮如墨。
但最不可忽视的,是它的眼睛。那是一种罕见的金色,像海底火山喷发前的岩浆缝隙,滚烫而危险。
林湛第一次看到它时,它只是在水里漂浮,静静盯着她。没有恐惧,没有敌意,只有一种……近乎渴望的模仿欲。
“你好,”她第一次在玻璃外对它说。
它只是眨了眨眼,尾鳍一动,缓缓靠近玻璃,额头轻轻贴上去,像是在回应。
从那天开始,林湛为它设计了一套系统性的认知训练流程。
第一周,是色彩卡片与简单图形,它能在第三天就无差错地点出所有颜色与形状。
第二周,她播放基础人类语言的视频,几乎不敢相信它在两天内便能模仿大部分音节发音。
到了第十七天,它已经能通过简单手势与表情与林湛进行基础沟通。
M7喜欢林湛。她知道这不是科学用语,但那种眼神无法否认。它会在她靠近玻璃时游过来,用手掌贴住透明的隔离墙;当她离开舱室,它会焦躁不安,尾鳍猛地在水中拍出巨大涟漪;她一回来,它就会安静,像一只等待主人的猫。
林湛起初以为这只是依附行为。但很快,她开始感觉不对劲。
它的眼神变了。开始有专注的炽热,像是某种原始的占有欲。
某天,她将一个废弃的旧平板递入观察槽中——这台平板原本是用于播放实验教学视频的,她只是出于“刺激更多学习行为”的想法。
可没想到,从那天起,M7开始疯狂地沉浸于视频内容之中,尤其是其中有关人类亲密关系的片段。
它会重复观看情侣接吻、抚摸、拥抱的慢动作片段,用手指模仿嘴唇的贴合。
最令人惊异的是,它在一次模拟练习中,居然用极为温柔的动作,抚摸了水下的一张人形娃娃的“面颊”。
林湛那一刻心跳微乱。
她望向它时,M7也正盯着她。它将手贴在玻璃上,嘴唇蠕动,轻声发出一个词:“你……”
那一刻,林湛后退了一步,内心却被某种莫名的情绪撩动。
她开始做梦了。梦见深海,梦见自己被拥入水中,被温热的躯体缠绕,被陌生又熟悉的声音唤醒。
而在第124个夜晚,她梦见M7化为人形,从水舱中走来,全身湿漉漉地站在她床边,眼神炽热。
她没有抗拒。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