惜华春色(2)

从那日起,她开始静静潜伏。

惜华殿地处偏僻,远离是非,却正适合她观察宫中局势,

她开始日复一日地观察来往的脚步、风声,

甚至是经过宦官口中提起的只字片语。

看是那个皇子最具有登基之势。

她知道,自己只有一次机会。

大皇子萧曜,

出身高贵,母妃皇后贾氏早逝,由太傅一系抚养成人,

自幼文武兼修,早年便随军历练,

现已是掌握最多实质兵权和政治影响力的皇子,也是昭明帝最为信赖之人。

朝堂之上,无论武官或大臣,多数皆对其抱有高度期待,

视之为未来储君的当然之选。

二皇子萧泽,

温文儒雅,擅于理政,深得文臣敬重。

他的母妃,淑妃杜氏出身书香门第,内宫之中颇具威望。

萧泽虽无实质兵权,却在朝中左右逢源,

有可能借文官集团之力成势。

三皇子萧晋,

尚年轻,然性情豪迈,武艺出众,素有「江南猛虎」之称。

曾短期驻守边防,军中威望不低。

他的母妃,贵妃孙氏为江陵世家出身,在地方上权位显赫、根基稳固。

如今也掌握一部分兵部调动权,若政局变动,他也未必没有出手的机会。

观察了整整两年,才收集到这三个最有可能登基的皇子情报。

她衡量再三,最终还是选择了大皇子萧曜。

这不只是因为他权势稳固,还是因为他最有帝王的气质。

他风姿俊逸、眼神锋利如刀,全都像极了传闻中昭明帝年轻时的模样。

她要的不是情爱,而是将来能让她立足天下的依靠。

苏婉婉深知,接近大皇子萧曜并非易事。

他精明过人,行踪严密,身边常有太傅派系的亲信监视。

后宫与前朝之间,更有森严的规矩阻隔,

一个冷宫妃子若贸然行动,无异于自寻死路。

她需要一个低调而精妙的切入点,让萧曜主动走进她的局。

首先,她凭借在惜华殿的细心观察,

得知萧曜每隔数日会于午后前往宫城西苑的藏书阁查阅地志与史籍,

那是少数她能避开耳目、独自行动的时刻。

藏书阁与惜华殿仅一墙之隔,地处偏僻,守卫松散。

苏婉婉抓住这一机会,开始频繁于午后时分前往藏书阁附近,

以「抄录诗词」为由,制造与萧曜偶遇的可能。

她花了数周暗中观察。

发现萧曜常在藏书阁外的石亭小憩,凝望远处宫墙,似在思索军国大事。

他的神情冷冽孤傲,却也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与忧思。

苏婉婉明白,这是她的机会,一个不动声色却可潜入心防的破绽。

一日午后,云淡风轻,夕阳染红宫瓦。

她着一袭素白纱裙,仅以一枚青玉簪束起长发,手中捧着一卷诗经,

步至藏书阁外,佯装翻阅之际,故意让书册自手中滑落,散落于石阶之上,

萧曜果然被动静吸引,从石亭起身走近,俯身拾起书册,

她上前一步,低眉顺目,语气温婉:

「多谢殿下,臣妾愚钝,书未束牢,失礼了。」

他将书页递还,眼神如刃般锐利,似在审视她的心思。

却听她接着说道:

「臣妾偶尔会在花径那头见殿下于此小坐,常见殿下眉宇含倦,心中难免挂念。」

「是否近日朝务繁重?还望殿下多保重身体。」

她语气无所求,也无意取悦,只像是轻轻道出一位旁观者的关怀。

萧曜微怔,许久未有人这样与他说话,

宫中其他女子不是奉承,就是故作高雅,

而她只是一句温柔的「挂念」。

「妳是何人?」他终于开口,声音不高,却带了几分真意。

她轻轻一笑,眼眸如秋水般澄明:

「臣妾苏婉婉,是成都献艺进宫的采女。」

萧曜微蹙眉,显然对这个名字没有印象。

他不是圣上,对后宫的妃嫔名册没有半点兴趣。

但今日的这场「偶遇」……却让他难以忽视。

萧曜默然点头,目光仍隐隐停留在她转身离去的背影上。

那一袭白衣在暮光中宛若轻烟,没有多余娇媚,却带着与众不同的沉静与从容。

他心中隐隐记下了这个名字。

-To   Be   Continued-

喜欢本书,请将本站网址收藏

猜你喜欢